1.清洗剂的选择
目前采用的酸洗方法包括有机酸和无机酸。有机酸主要有草酸、甲酸等,无机酸主要有盐酸、硝酸等,根据换热器结垢情况及工艺、材料、结垢成分分析:
(1) 换热器流动面积小,内部结构复杂。如果清洗液沉淀,则不容易排出。
(2) 换热器的材料为镍钛合金,清洗液为盐酸。易对板产生强烈腐蚀,缩短换热器的使用寿命。
通过反复试验,发现选择甲酸作为清洗液效果。在甲酸清洗液中加入缓冲液和表面活性剂,清洗效果更好,减少清洗液对板材的腐蚀。对水垢样品的化学测试表明,甲酸能有效去除水垢。通过酸浸试验,发现甲酸能有效去除附在板上的氧化皮,其对换热器板的腐蚀作用也很小。
2.除垢的基本原理
(1) 溶解:酸性溶液易与钙、镁、碳酸盐结垢反应,形成可溶性化合物溶解结垢。
(2) 剥离效果:酸性溶液能溶解金属表面的氧化物,破坏与氧化皮的结合。因此,附着在金属氧化物表面的氧化皮被剥离。然后掉下来。
(3) 气举:酸溶液与钙、镁和碳酸盐结垢反应后,产生大量二氧化碳。二氧化碳气体正在溢出。对于难以溶解或溶解缓慢的氧化皮层,有一定的提升力使氧化皮从换热器受热面上脱落。
(4) 疏松效果:对于含有硅酸盐和硫酸盐的混合垢,由于钙、镁、碳酸盐和铁的氧化物溶解在酸溶液中,残余垢会变得疏松,容易被流动的酸溶液冲洗下来。